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经营指标稳健均衡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日赚约38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行挑战依旧不减。

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去年,国有六大行尽管在营收增速上出现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上,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位居第二,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2.5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六大行资产总额去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至此,总资产超4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增至3家。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

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年度。记者梳理六大行年报注意到,各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居同业首位。今年该行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400亿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介绍,该行重点领域占比持续提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占比稳中有升。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望企稳

从净息差表现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下降幅度在1个至19个基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87%;建设银行以1.51%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7%,同比微降1个基点。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银行通过借贷活动获得的收益与其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之间的差距。多家银行管理层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认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窄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展望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经营指标稳健均衡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日赚约38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行挑战依旧不减。

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去年,国有六大行尽管在营收增速上出现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上,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位居第二,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2.5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六大行资产总额去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至此,总资产超4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增至3家。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

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年度。记者梳理六大行年报注意到,各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居同业首位。今年该行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400亿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介绍,该行重点领域占比持续提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占比稳中有升。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望企稳

从净息差表现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下降幅度在1个至19个基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87%;建设银行以1.51%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7%,同比微降1个基点。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银行通过借贷活动获得的收益与其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之间的差距。多家银行管理层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认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窄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展望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8nm,英特尔正式宣布,里程碑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英特尔在2025愿景大会上宣布,其18A工艺节点已进入风险生产,这是一个关键的生产里程碑,标志着该节点目前处于小批量测试生产运行的早期阶段。...

    2025-04-06 03:15:54
  • 工银金租2024年末总资产达4174.61

    日前,工商银行公布2024年年报披露,报告期末,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工银金租”)总资产4174.61亿元,净资产528.28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4.79亿元。 公开资料...

    2025-04-06 00:46:17
  • 假期“赚钱”!就在今日!如何躺赚4天利息?

    清明假期即将到来,股市休市,闲钱放着也是闲着,利用闲钱来赚钱啦! 所谓每逢节日发红包,受流动性影响,节假日资金价格可能走高,操作一把国债逆回购这个无风险收益,算是股民的一个小福利。 ...

    2025-04-05 22:45:34
  • 美团在泉州成立海骑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泉州海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可青,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网络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

    2025-04-05 20:21:25
  • 拜耳:持续深耕中国慢病治疗领域助力健康优先

    近日,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等国际工商界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今年2月,《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业务开展...

    2025-04-05 18:08:48
  • SIA: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17.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半导体行业协会近日宣布,2025年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49亿美元,较2024年2月的469亿美元增长17.1%,比2025年1月的565...

    2025-04-05 12:59:03
  • 新能源轻卡、重卡爆发式增长,传统企业如何防

    2025年2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5.06万辆,同比增长184%,新能源商用车增速明显快于商用车整体增速。从渗透率表现来看,2月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由去年同期的11.3%升至19%,上升了...

    2025-04-05 09:19:58
  • 10年间京津冀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5000

    10年间京津冀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5000余家,三地主导产业由黑色金属冶炼等向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转变hellip;hellip;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2025-04-05 08:16:52
  • LEAP3.5技术架构正式发布零跑汽车朱江

    近日,零跑汽车向外界展示其最新的技术成果LEAP3.5技术架构,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表示:“LEAP3.5的多项创新技术,代表的是零跑十年自研的最新技术成果,在集成度,...

    2025-04-05 05:41:13
  • 解码联想双位数增长:三大引擎有望切割644

    近日,全球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预计将达到644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76.4%。数据显示,集成AI能力的服务器、智能手机、个人...

    2025-04-05 02:02:22
精彩推荐
热门文章
直播电商“豹变”: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出海”点亮产业跨越国界的协作未来雪域“天路”绽春色科锐国际控股股东质押75.4万股三孚股份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超20%公司提示交易风险保利北京首个“好房子”,三间房项目出了一版极简平面图天马科技控股股东解除质押约889万股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累计探索形成751项创新案例隆基绿能新增担保10.61亿,部分被担保对象资产负债率超70%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财报透视:消费级爆发物流板块拖后腿,低价策略能否破英国巨头携手苹果!加码中国清洁能源奇瑞与韩国KGM深化战略合作共拓全球市场Momenta与广汽传祺智驾大模型全场景落地赛力斯:AI赋能汽车个性化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