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协同企业聚力汽车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增长动能转换关键期,既要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核心技术瓶颈等挑战,也要抓住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为了推动汽车产业平稳增长,近期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积极发力,助推行业良性发展。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平稳增长新阶段,需要做好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连续3年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高速增长新阶段,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月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实现“量质齐升”,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增长极,销量突破960万辆,同比增长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
但是,在汽车产业实现整体增长的同时,业内专家也指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长将趋于放缓。
“从结构上看,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拉动汽车市场增量的主要动力。但是,当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每年的提升幅度将逐渐回落,预计到2027年之后回落幅度可能更加明显。未来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把握好节奏,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带来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指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也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上表示,回顾“十四五”,我国汽车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大到强的转变,但面临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新挑战。
“一是车规级高端芯片等技术存在攻关瓶颈;二是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产业加速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但规模化应用和车路云协同能力仍待突破;三是国际新型贸易壁垒正在形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遭遇阻力。站在新起点,尽管困难和挑战很多,但优势和机遇也在蓄势积累。需要锻造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平稳推动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夯实智能网联发展基础,构建产业发展新篇章。”安铁成说。
政策“组合拳”激发产业新动能
面对汽车行业发展新阶段,如何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15条工作举措和3条保障措施,其中包含的细化措施有60余项。《工作方案》还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提到,出台《工作方案》是为了在良好的工作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努力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工作方案》在着力扩大需求的同时,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并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工作举措。《工作方案》还提出推进汽车准入管理改革、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等改革举措,以及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的若干举措,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政策不仅从生产端发力,也在积极扩大汽车市场需求。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在泰达汽车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一是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持续优化平台功能,让补贴资金及时、便捷直达消费者。二是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走深走实。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推动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三是畅通汽车循环利用链条。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的报废汽车拆解设备。”耿洪洲说。
针对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上述论坛上提到,“十四五”以来,汽车保有量增加25%,但汽车排放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总量分别下降了31%和13%,成功助力了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稳妥推进升级,2025年将尽快修订国Ⅵ排放标准,完善管理要求。同时,协同联动数字转型,推动加强汽车及上下游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原材料、产成品清洁运输。推广节能生产设备和工艺。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回收利用。”李天威说。
深化合作成为破局关键
在政策不断加码的同时,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力量。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长期来看相关企业仍然需要构建良好的产业协作生态,通过深入合作助力产业破局。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林指出,新能源汽车增量不增利的现状表明,产业竞争已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的决战。破局的关键在于融合创新,通过技术跨界重构产业边界,深化生态协同凝聚发展活力,推动系统创新激活全局效能。未来,基于技术融合、生态协同的系统突破,汽车产业才能从成本优势转向系统性的全面领先,才能实现整体效能的换挡升级,从而实现产品、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跃迁。
“以动力电池为例,固态电池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技术路径,需要包容固液混合和全固态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同时也需要行业更深入的协同攻关。”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对记者表示,“特别是针对固态电池的基础材料研究,还有不少关键核心技术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深入合作,共同攻关。当前,东风汽车正在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并与产业链深入协同攻关,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产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协同发力,结合全球产品变革趋势,驱动产业创新,引领产业未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贺刚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源于自然·生于都市”欧拉5自然美学设计品
2025年9月25日,“欧拉5自然美学设计品鉴会”举行。在这场美学对话中,长城汽车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长城汽车造型设计师贾寿山,与特邀嘉宾、青年艺术家梁志豪和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赵爽...
2025-09-27 07:55:16 - 尊界S800上市4个月大定突破15000台
9月26日,鸿蒙智行官宣,尊界S800上市4个月大定突破1.5万台。 在10天前的鸿蒙智行享界S9T新品发布会上,彼时,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尊界S800大定突破1....
2025-09-27 06:43:13 - 科创领航,佳通灯塔工厂点亮共赢新生态
9月22日,以quot;科创领航,奋进共赢quot;为主题的佳通新工厂技术展暨经销商商务大会在合肥隆重举办。来自全国的600多位经销商、行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佳通合肥智慧工厂的首次...
2025-09-27 05:04:49 - 吉利汽车研究院:汽车产业的硬件思维是智能+
2025年9月10日,在第五届未来汽车AI计算大会上,吉利汽车研究院前瞻技术研究资深总工程师徐晓煜指出,汽车产业的硬件思维是智能+融合。他强调,芯片对智能车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硬件决定智...
2025-09-27 03:53:40 - 售价11.99万-16.09万元长安马自达
9月26日,长安马自达MAZDAEZ-60正式上市,作为马自达品牌首款全球战略级新能源SUV车型,新车推出纯电、增程两大动力版本共6款车型、7款颜色,官方指导价区间为。 购车方面,即...
2025-09-27 01:33:40 - 山西临汾三地组团招商政企双向奔赴育新机
9月25日,热点城市·热点临汾2025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举行。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蒲县携手招商引资、错位发展,政企双向奔赴谋求新机遇。 2022年以来,临汾市连续四...
2025-09-26 15:56:51 - 迈皋桥街道奋斗社区:情满月圆映初心邻里诚信
皎皎天上月,圆圆中秋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推进社区诚信文化建设,9月23日下午,迈皋桥街道奋斗社区在青秀城小区广场举办了“情满月圆映初心,邻里诚信话团...
2025-09-26 14:10:58 - 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亮相
用智能体帮助人类生产智能体,听起来颇为科幻的场景正成为现实。清华系AI基础设施研发企业无问芯穹昨天推出基础设施智能体蜂群,推动智能体生产走向智能化。 智能体是人工智能演进的关键方向,...
2025-09-26 12:26:11 - 税收赋能让首店特色店落地生根北京大吉巷开业
昨天,北京市税务局举办税收赋能middot;提振消费主题采访,实地探访中海大吉巷和白塔寺街区。记者获悉,大吉巷首店及定制店占比超过50%,开业至今销售额接近3亿元;白塔寺街区已汇聚50...
2025-09-26 10:50:08 - 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平陆运河
我区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92.5亿元 9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
2025-09-26 05:40:49
精彩推荐
-
-
本周FAMI通新作评分《八方旅人2》36分
2023-02-22
-
-
《2022年中国电竞产业报告》发布,电竞产业收入五
2023-02-22
-
-
最新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排行榜公布,《原神》仍占榜首
2023-02-22
-
-
开放大省亮出“成绩单”和“任务书”
2023-02-21
-
-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背后:“硬科技”没有风口
2023-02-21
-
-
饿了么到店业务将与高德合并,本地生活业务又将迎来血
2023-02-21
-
-
联想第三财季营收净利双降PC出货量减少近三成
2023-02-21
-
-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智造”春潮涌动
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