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建设热带火高温超导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并一举完成115亿元的融资。大会提出,聚变能源作为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方向,将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和优秀人才团队。
高温超导材料是指在温度高于40K时,能够实现零电阻且可承载电流密度近百倍于传统铜导的材料。利用高温超导材料,可以有效降低长距离输电带来的电损耗。
比如,为满足上海世博园区供电需求,需要铺设一条从浦东穿越黄浦江至浦西的50万伏超高压电缆,体积相当于一条单向地铁通道;而如果使用超导材料,体积可缩减至1/3到1/4。
二十多年前,上海为解决用电密度高、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立项了高温超导技术项目。该项目相继孵化了上海超导、上创超导两家公司。二十多年后,在可控核聚变产业热潮初起之际,高温超导技术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发展可控核聚变产业的重要起点。
近年来,上海已投运或在建多台可控核聚变装置。8月1日,上海诺瓦聚变宣布获得5亿元天使轮投资,搭建新的可控核聚变装置。
“最早投资高温超导行业主要考虑的是电网相关应用,包括高温超导电缆、电机等。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成熟、带材性能及产能的提升,2018年后,高温超导开始逐步应用于核聚变领域,由于高温超导强磁场的特性,小型商业化核聚变成为可能”,一位长期投资材料行业的投资人告诉记者,她曾参与上海高温超导项目早期的相关投资。
可控核聚变行业看重的是超导材料的另一特性:能够通过传输大量电流形成强磁场。
根据物理学中的“劳森判据”,核聚变点火条件需满足三个新材料——核聚变燃料的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三者的乘积需大于某一个特定值。对可控核聚变装置而言,磁场强度越高,越能实现更高的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和约束时间。
前述投资人说,目前采用高温超导材料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磁场强度能达到20t,上限能达到45t(特斯拉),而主要使用低温超导材料核聚变装置,磁场强度仅能达到3t左右,上限为15t。
高温超导材料的需求,源于磁约束装置的建设热潮。这类磁约束装置成本较低且易于实现小型化,更适合商用,因此迎来了广泛的投资建设。目前国内运行或在建核聚变装置,大多为磁约束装置。
2021年9月,核聚变初创公司CFS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个可用于核聚变的20t高温超导磁体。“这证实了能够在较小的尺寸内获得较高的磁场,进而降低成本、缩短设备建造时间,让我们能够快速经济地实现聚变。”星环聚能CEO陈锐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超导就是CFS其中的一家供应商。
目前国内已运行或在建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包括: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的中国聚变实验堆EAST及后续BEST以及CFERT、中核集团的星火一号、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环流三号等。每个可控核聚变装置都需要巨额投资,其中BEST项目总投资达到85亿元。
根据美国聚变点火研究试验数据,在一个核聚变装置的近百亿元总投资中,主体结构占比约29%、辅助系统约15%、电力系统约18%、场地与设施约15%,其余占比较小的部分包括仪器和控制系统、诊断系统、组装和远程维护等。而在主体结构的投资中,约 55%用于磁场线圈——仅一台可控核聚变装置,就需要超过10亿元的超导材料。
在上海超导、上创超导和西部超导等国内厂商突破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之前,国内可控核聚变装置所需的高温超导材料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前述投资人称,在2018年以前,高温超导材料主要供给电网示范性项目使用,全球年产量可能不足1000公里;2018年之后,随着高温超导材料逐步满足可控核聚变的需求,产量才逐渐提升。
此前,国内已实现低温超导的产业化。2003年,中国正式决定加入ITER计划时,因该项目采用磁约束技术路线需使用超导材料,超导有限(西部超导前身)应运而生,并于2012年开始向ITER批量供货。低温超导在技术上较易实现,其材料特性与高温超导一致,但仅能在温度低于40K(约零下233摄氏度)时呈现超导特性,因此必须在液氦环境下工作;而高温超导可以在液氮环境下工作,条件更易满足。
据前述投资人介绍,高温超导材料在发展初期的主要难点是产量不足、产品性能不够。在产品性能方面,可控核聚变厂商主要关注超导材料在不同温度及场强下的载流量,需要材料能通过更大电流且稳定性更高——由于超导材料是一种合成材料,电流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幅波动。此外,材料的机械脆性、辐照耐受性、制备的均匀性和可靠性等也是关注重点。
解决了单块材料的内部问题后,还需攻克材料间的衔接难题。当一次性制备更长的高温超导带材时,材料“失超”风险会随之增加。“失超”指超导材料因温度、电流或磁场超过临界值而突然恢复电阻的现象。为减少这一问题,需要将不同的带材通过接头进行组装,但接头本身会产生电阻,因此也要平衡高温超导材料长度与接头数量。西部超导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探索Bi-2223和Bi-2212的工程化制备技术,打通了适合于批量化生产的全流程工艺技术,制出长达百米量级的带材和线材。
经过持续投资建设,头部高温超导材料公司已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目前上海超导产能约4000公里,同时正募集资金投建约6000公里产能。随着高温超导材料成本不断下降:2022年,上海超导每公里高温超导带材售价为360元/米,2024年售价已降至241元/米。
根据上海超导于今年6月份披露的招股书,2022年时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销售量约69公里,营收约2472万元,到2024年迅速增长至955公里和2.3亿元。2024年上海超导净利润约7200万元,2022年净亏损2753万元。其2024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中国科学院、联创超导、能量奇点、VEIR公司和南方电网。前两家采购金额即超过1亿元。
“目前投建的核聚变装置很多都是前几年设计的,那时候高温超导材料不成熟,装置里用量很少。据我统计,BEST项目中用的高温超导材料价值约为1亿至2亿元,而未来的核聚变装置中,高温超导的使用量会越来越多。”前述投资人向记者表示。
此外,其他领域对高温超导的需求也在增长。西部超导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其超导产品已应用于上海联影的核磁共振机中。同时,西部超导正推进超导材料在磁控直拉单晶硅、超导储能、质子重离子加速器、超导量子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其中,西部超导正在使用高温超导材料研发10MJ/5MW高温超导储能设备。而位于合肥的EAST项目,采用的是西部超导供货的低温超导材料。
上述投资人正在关注磁体领域,因为高温超导带材需要卷绕成磁体后才能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装置。目前,国内大致有三类公司能够生产磁体:小型创业公司、可控核聚变装置设计建设公司,以及西部超导、上海超导等高温超导材料生产企业。
新奥集团研发建造了“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新奥聚变实验首席科学家石跃江向经济观察报介绍,新奥内部设有超导技术组,专门负责将带材卷绕成磁体。“我们的球形环装置中心柱非常细,只能使用高温超导形成的小体积磁体,同时可以满足球形环小环径的物理要求;而BEST装置是较大尺寸的大环径比装置,允许使用低温超导磁体。无论使用低温超导材料还是高温超导材料,磁约束装置的磁体线圈都需要自主绕制,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上述投资人表示,由于当前国内外可控核聚变装置差异较大,装置内的磁体无法通用,因此磁体厂商有极强的工艺壁垒。不过,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产业链的成熟,未来高温超导磁体的市场空间也将逐步打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地王频现!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增长34%,土地
7月热点城市土拍热度不减,各地新地王频现,与此同时,住宅价格仍呈现分化行情,新房受核心城市优质供给价格微涨,二手房则普遍“以价换量”。土地市场的火热态势能否推动楼市复苏也成为当前市场关...
2025-08-02 11:22:33 - 2025年广西“老字号”嘉年华暨“购在中国
7月31日,2025年广西“老字号”嘉年华暨“购在中国·乐享广西”离境退税服务消费季在南宁启动。此次活动是广西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提振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扩大入境消费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
2025-08-02 05:27:54 - 新央企战略赋能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正式挂
7月27日,阿维塔科技宣布,阿维塔数智工厂正式挂牌。该工厂具有高度智能、极致高效、顶级品质三大特征,不仅将为阿维塔品牌持续向上带来更加充足的产能支持及品质保障,更彰显着中国新豪华品牌的...
2025-08-02 03:56:51 - 同时卖好增程和纯电,才是理想最大的挑战
向来以“抠”闻名的理想汽车,在理想i8的发布会,罕见地大度了一把:和小米YU7同样的选址,数百人的观众规模,就连时长都从以往的45分钟延长至近两个小时。 理想对i8的看重不仅如此。比...
2025-08-02 01:38:01 - 全新上汽奥迪A5LSportback正式上
全新A5LSportback的设计由德国设计师JakobHirzel及其团队主导。Hirzel作为第二代奥迪A5的设计师,在阐述新A5的设计理念时,强调了“动感、姿态与脱俗气质”的核心...
2025-08-02 00:20:06 - 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大涨102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在用户的支持下,岚图汽车7月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岚图梦想家稳居销量冠军,全新上市的岚图FREE+也快速获得市场认可,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8月,我们将...
2025-08-01 23:14:55 - 加盟店踩刹车,高端茶降温,八马茶业的增长焦
证券之星吴凡 两度备战A股未果后,八马茶业于今年年初又向港交所发起了冲击。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拟将募集资金投向扩产、直营门店的扩张、收购资产等方面。 有别于港股另外两家茶叶上市公司天...
2025-08-01 21:59:22 - 安全是汽车智能化的目标也是底线
近期,公安部交管局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存在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这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汽车...
2025-08-01 21:50:16 - 斑马智行元神AI全栈技术体系?申报2025
申请技术丨 元神AI全栈技术体系 申报领域丨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 技术描述: 斑马智行以阿里通义大模型为主基座,打造元神AI全栈技术体系:1+3(EchoAI感知场景、EvoAI...
2025-08-01 20:19:08 - 柯马完成对Automha的收购,进一步巩固
7月31日,柯马宣布完成了对意大利公司Automha的收购。Automha专注于仓储及自动化内部物流系统,此项投资标志着柯马在快速增长的物流与仓储自动化领域迈出了拓展能力与市场布局的重...
2025-08-01 19:16:08
精彩推荐
-
-
本周FAMI通新作评分《八方旅人2》36分
2023-02-22
-
-
《2022年中国电竞产业报告》发布,电竞产业收入五
2023-02-22
-
-
最新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排行榜公布,《原神》仍占榜首
2023-02-22
-
-
开放大省亮出“成绩单”和“任务书”
2023-02-21
-
-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背后:“硬科技”没有风口
2023-02-21
-
-
饿了么到店业务将与高德合并,本地生活业务又将迎来血
2023-02-21
-
-
联想第三财季营收净利双降PC出货量减少近三成
2023-02-21
-
-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智造”春潮涌动
2023-02-21